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 关注  > 正文
从“村委包办”到“村民自治”,在这个村,人人都是“乡村规划师”! 当前热闻
来源:上海奉贤     时间:2023-05-23 13:48:03

“这个菜园以前种的人多,时间长了有点乱糟糟,现在改造以后我自己种的地不仅没有少,环境还变好了,我有空就来弄弄自家蔬菜。”杨王村村民陆伯伯边拔着菜地里的杂草,边兴高采烈地对记者说道。

这里,是杨王村一处小小的共享“邻·家”菜园,经过一系列改造,已经“改头换面”,变得整齐又干净了。

记者去的当天,崭新的栅栏外还装点起了五颜六色的蔷薇花,为菜园平添了不少乡间雅趣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让我们走进菜园一探究竟,一条长长的青砖路两边,种着村民们的蚕豆、生菜、韭菜、米苋、玉米、茄子、黄瓜……各类蔬果全都长得郁郁葱葱,品类繁多但秩序井然。

这一切主要归功于村民自己

到底怎么回事呢?

事情还要从一个多月前说起……

四月中旬的一个下午

在杨王村“邻·家”议事点内

许多村民围圈而坐

众人你一言我一语

讨论得热火朝天

走近细听才发现

原来他们不是在嘎讪胡

是在研究“邻·家”菜园的规划呢!

据了解,在“邻·家”议事点附近原先有一片荒废空地,村民们在荒地上种起了花草果蔬,这本是一件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资源的好事,但因缺乏统一常态化的管理维护,菜地逐渐变得杂乱。村委特别聘请专业团队设计了“邻·家”菜园的改造方案,为的是让村民们的小菜园变得美观整齐。

然而,村民们对最初的设计稿却并不买账,他们指出,方案对整体地块重新划分,破坏了原有的分配格局,且硬化路面太多,压缩了村民的种菜空间,这样算下来,大家的菜地都会“缺斤少两”。

“邻·家”议事会上,村民们纷纷化身“乡村规划师”,经过反复协商讨论,最终决定最大程度尊重乡村自然肌理,保留原有地块划分,仅铺设一条青砖步道作为主路,方便通行。修改后的新方案不仅受到村民大力支持,而且大幅降低了建设成本。

原方案

新方案

此外,村民们还针对设计方案各方面积极建言献策,任何一处细节都逃不出“乡村规划师”们的火眼金睛。“这条路太宽了,浪费空间!”“里面的篱笆用不着这么高。”“菜园入口大门要保持好。”……从篱笆款式、高度、颜色到青砖宽度、铺设方式等等,事关家门口的建设,每个村民都希望做到尽善尽美。杨王村副书记顾丹华表示:“‘邻·家’菜园源于村民、服务村民,也势必不能脱离村民,一个脱离群众的规划一定不是一个好规划。”

4月25日,“邻·家”菜园改造项目正式开始动工,整齐的栅栏围起来了,种菜的大棚搭起来了,青砖路也砌起来了,据村委工作人员介绍,“邻·家”菜园目前已基本完工,在做最后的收尾工作。

改造前

改造后

建好美丽“邻·家”菜园,管理也得跟上。为推动家门口的菜园“建管结合”,实现常态长效管理,村委组织召开村民会议,重点针对之前遇到的突出问题,商议制定了“文明种菜”美丽约定,引导村民规范有序种菜,共同打造田园风光。

通过村民集中协商、集中议事、集中约定,以接地气的民主形式,用村民的话讲村民的事,变“挂在墙上”的管理规定为“装在心里”乡村新风,切实推动村民自我监督、自我服务、自我管理。

徜徉于杨王村宅基内的小路上,随处可见,用废旧轮胎改造的小动物景观、充满复古情怀的“老物件”墙画、用村民提供的瓦片搭建的围栏……每一处“小细节”背后,都暗藏着民间“大智慧”。凝心聚力,共同推动乡村旧貌换新颜,实现从“村委包办”到“村民自治”的华丽转变。

(转自:上海奉贤)

标签:

相关新闻

X 关闭

X 关闭

精彩推荐